做志愿者究竟能得到什么?看全國文明城市桐廬官宣!

在桐廬,有一群可愛的人——身著紅色馬甲,活躍在全縣各地的志愿者。目前,桐廬縣注冊志愿者已突破56000人,占人口比例超13%,比去年同期上升近5個百分點,志愿者活躍人數(shù)從50%左右上升至60%以上。
志愿者用微笑和正能量為桐廬代言,桐廬也為他們送上一份大禮——今年以來,桐廬縣結(jié)合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堅持“以禮相待”志愿者,不斷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禮遇機制,綜合運用“政策惠、企業(yè)幫、志愿貸、街頭兌、大家贊”等五大舉措,增強志愿者的獲得感、榮譽感和幸福感。

“政策惠”讓志愿服務更有“吸引力”
景區(qū)免費游、公交免費乘、汽車免費停、體檢免費做、電影免費看……這么好的待遇誰能享受?當然是桐廬每年評選的“最美志愿者”們啦!而且只要三年內(nèi)無不良信用記錄且服務時間累計達到100小時以上,志愿者們就能獲得教育就業(yè)、社會保障、金融服務、文化生活、榮譽表彰等五方面政策激勵。
另外,結(jié)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桐廬縣社會公益組織申辦審批材料從11份縮減至5份,辦理時限從15天壓縮至5天,讓公益組織和志愿者辦事更方便、更快捷。

“企業(yè)幫”讓志愿服務更有“后援團”
志愿服務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桐廬的志愿者們,除了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們,還有企業(yè)作為他們的有力“后援團”。桐廬縣工商聯(lián)廣泛發(fā)動縣內(nèi)新生代企業(yè)家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3月20日晚上,桐廬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了首次志愿服務項目對接會,龍生科技、創(chuàng)想節(jié)能等11家桐廬本土企業(yè)認領了彩虹公益等志愿服務組織設計的“一顆棒棒糖的力量”“匠心創(chuàng)客少年”等11個志愿服務項目,為每個項目捐助1萬元啟動資金。

“志愿貸”讓志愿服務更有“含金量”
在桐廬,志愿者可用服務時間“換”貸款?沒錯!
桐廬彩虹公益的志愿者代表吳代福是志愿中國(志愿匯)注冊志愿者,如今他的信用時數(shù)有1046個小時,通過團中央推廣的志愿服務平臺——志愿中國的“志愿匯”APP的換算,吳代福的志愿信用分已經(jīng)達到335分以上的優(yōu)秀志愿者標準,他在桐廬農(nóng)商行貸款就能享受4.98‰利率,比普通個人貸款利率低3‰左右。
這是今年3月3日,聯(lián)合桐廬農(nóng)商銀行推出國內(nèi)首個“志愿信用分貸款”項目,推出線上貸款產(chǎn)品“浙里貸——志愿積分貸”,授信總額達到20億元人民幣。
凡是桐廬本地注冊志愿者,志愿信用分達到335分以上都可以無抵押申請志愿信用分貸款,志愿信用分越高貸款利率越低,最低月利率可優(yōu)惠至4‰,個人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萬元!爸驹感庞梅e分貸”具有純線上、純信用,無面簽、無擔保等特點,志愿者只需登陸相關(guān)手機APP一鍵申請,貸款就能到賬,實現(xiàn)辦理貸款“一次都不用跑”的全新體驗。“志愿信用積分貸”上線不到半個月已審批貸款31戶、資金突破100萬元。

“街頭兌”讓志愿服務更有“獲得感”
作為一名資深志愿者,桐廬市民劉斌在一臺自動販賣機前,只要用手機打開志愿匯APP,輕點、掃碼即可兌換實物。
這就是桐廬縣創(chuàng)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全城智慧化兌換平臺,打通志愿服務時數(shù)積分實時兌換“最后一公里”。首批在縣城71臺自動販賣機上開通益幣掃碼兌換功能,志愿者只要參與本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并積累益幣,都可按1益幣兌換1元人民幣的比例,直接在自動販賣機上兌換飲料、食品,既為志愿者日常開展活動提供便利,更提升志愿者的獲得感,體驗到作為志愿者的“專屬福利”。
在此基礎上,桐廬縣還探索將益幣“街頭兌”擴展到公共自行車租賃、停車費抵用等民生領域,讓“志愿福利”處處可見、時時可兌。

“大家贊”讓志愿服務更有“榮譽度”
去年以來,桐廬縣發(fā)動全縣100余支縣、鄉(xiāng)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百隊百村百場”擂臺賽,并以本隊志愿者為主角拍攝1分鐘短視頻,相繼遴選優(yōu)秀視頻41部,在桐廬文明網(wǎng)、桐廬發(fā)布、文明桐廬微信公眾號和縣城戶外大屏、公交車站、樓宇電視滾動展播,動員市民為各志愿服務隊點贊,相關(guān)視頻播放量已突破10萬+。
走進新成立的桐廬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體驗館,優(yōu)秀志愿者風采展示專區(qū)內(nèi),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近年來活躍在桐廬縣的優(yōu)秀志愿者故事。
與此同時,桐廬縣在全縣范圍內(nèi)廣泛選樹“最美桐廬人——優(yōu)秀志愿者”“星級志愿者”“身邊雷鋒”等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依托“三五”學雷鋒日等時機舉辦“鮮花送雷鋒”“禮敬志愿者”等廣場活動,將先進志愿者請上主席臺由縣主要領導親自授獎。
“‘做了好事不留名’固然高尚,但做了好事要留名,鼓勵更多的人來當志愿者,形成全社會向善的濃厚氛圍。”桐廬縣文明辦主任程大鵬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