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馬嶺隧道四棵“不老松” 24小時守護“奪命坡”

2020年底寒潮來的前夜,75歲的姚臺志和53歲的任仕忠值通宵夜班,早上是59歲的任承龍和曹世強接著白班。
他們的夜班是要凌晨2點鐘出去在路面上撒鹽的,從馬嶺隧道口一直到附近的三座橋都撒完,起碼有1.5公里長。
自發(fā)自愿而來的他們,年齡總和246歲,黨齡總和140年,四個人分兩班,24小時守護著這個隧道口。
他們找水源,修蓄水池,義務給大貨車加水送茶、登記信息……仍然是“交通安全勸導員”的身份,每個月領(lǐng)著一份并不豐厚的津貼。
深山寂寞,不是天寒地凍,就是烈日酷暑……得知這四位老黨員堅守七八年的故事后,網(wǎng)友們這么評價: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2020年12月31日,75歲的姚大爺要“退休”了。這是他卸任“老村長”后守護馬嶺隧道口七年,迎來的第二次退休。

8公里的奪命下坡守了7年
讓75歲的他第二次“退休”
從金華浦江方向經(jīng)過馬嶺隧道去杭州建德,出了隧道口是一段綿亙8公里的蛇形下坡路。這條下坡路在地圖上標記為210省道27公里至35公里,曾經(jīng)是老司機們談虎色變的“吃人路”“奪命坡”。但是新司機們根本不知道美麗的馬嶺隧道潛藏的兇險。
又黑又瘦的任承龍是第一個來到這里的,因為他永遠忘不了2013年5月15日!按笄逶缫宦暰揄,走出家門一看,山里冒煙……熊熊大火,還有啪啪的爆裂聲。”
那年春天,這里連續(xù)發(fā)生兩起重大交通事故,都是重型卡車造成的,兩次都死了人。
當過20多年的村主任、村支書,還當過村警,任承龍決定來這里做點事。他第一個想到的老伙伴就是比他大16歲的姚臺志,建德乾潭鎮(zhèn)上梓洲村的前任村主任。
馬嶺交通安全勸導站的開始,就是一把傘、兩老頭。落山風呼呼地刮,兩老頭倔強地堅守,真的就跟山上的松樹一樣。
2020年12月底,寒潮前夜,正下著凍雨。一輛又一輛大卡車從隧道里探出頭來,只要一看車頭是鮮艷醒目的火紅色或者電光藍的,肯定是那種超長的重型貨車!
老姚以嫻熟的手勢指揮大貨車減速、靠邊!13米!崩弦戳艘谎,很肯定地說,“這還不是最長的車,有的17米長。司機在下坡路段不斷剎車,連續(xù)制動,很容易導致制動轂溫度升高,引起剎車失靈。有的司機不知道這段路的可怕,為省油,還敢空檔溜坡,多危險啊!
有些司機也已經(jīng)是熟客了,直接就往勸導站的板房停靠過去,接上水管,然后走進板房,把駕駛證給大爺們登記。其實,姚臺志上完通宵夜班,應該回家睡覺去的。但他沒走,他說搭檔任仕忠心疼他這個“最后一班”,硬是讓他夜里在站房里睡了幾個鐘頭,所以他早上再干一會兒。
老姚來這里“再就業(yè)”的時候已經(jīng)68歲,7年過去,現(xiàn)在75歲了。
七年里,他每天都準時來,換上熒光背心,脖子上掛一個哨子,拿著老虎鉗,守在隧道口。

哨子交給你
安全責任交給你
在綿綿細雨中,老姚的退休儀式開始了。
12月31日,是老姚“第二次退休”,他會迎來自己的“接班人”:53歲的邱和平。老邱也是他們的老朋友,原本是附近橫塢口村主任。
建德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聽說老姚要退休,特地定做了一個獎牌跟一大把鮮花一起送過來,上書“光榮退休”四個大字,還帶一封感謝信。
乾潭交警中隊的中隊長劉華東給老姚最后一次整隊,講完暖心話語,授牌獻花,大伙兒特地合影紀念。
老姚隆重地跟老邱握了手,敬了禮;然后撕下自己的胸章,貼在老邱胸前,摘下自己的哨子,掛在老邱脖子上,再次敬禮!吧谧咏唤o你,馬嶺隧道口的安全責任也交給你了!崩弦︵嵵氐貒诟馈
老邱被手機照相機攝像機包圍著,害羞了,點點頭:“晚上看我的。”
當天晚上,任承龍和邱和平搭班。任大爺迎來了新伙伴,老邱則要經(jīng)歷第一個通宵值夜班的考驗。
2014年至今,在“馬嶺不老松”守護下,這個路段僅發(fā)生一起單方事故。
赤日炎炎和冰天雪地,哪一個更難受?
任承龍想了想說:“那還是冬天比較痛苦!
“你知道這里的冬天有多冷嗎?最低零下十幾度啊。熱水瓶里的水也結(ji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