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食堂的飯菜真好吃,自己家里還燒不出這樣的好味道。”5月8日中午,東陽市虎鹿鎮(zhèn)葛宅村96歲的阿婆斯其娥樂呵呵地說,晚餐的花樣更多,年糕、面條、餃子、玉米羹什么都有,真是享福。
葛宅村是全國文明村,下轄葛宅、下溪頭、坑門里3個自然村。近些年,由于外出打工、經(jīng)商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該村一些高齡留守老人面臨做飯難和吃飯難的問題。為了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該村在2014年就創(chuàng)辦了居家養(yǎng)老食堂。近幾年,食堂由黨員、村老協(xié)負責人孫美芳掌勺,周到的服務讓30多位留守老人暖胃又暖心。
走進葛宅村養(yǎng)老食堂,就看見一個大土灶,燒的雖然是廢舊木料,但灶臺、廚具和地面一干二凈,聞不到一絲異味。當天上午9時許,七八位老人就提著裝有飯罐菜碗的籃子陸續(xù)來到養(yǎng)老食堂的門口,挨個坐在一條走廊兩邊,聊著、笑著。原來,留守老人們不是趕早來等開飯,而是不甘寂寞相約來這兒嘮嗑的。
該村有一個較為寬敞的餐廳,里面有空調、電視,還有書柜、閱報欄,老人們除了在這里吃飯,還可以嘗一嘗“文化餐”。
當問及食堂的經(jīng)費來源時,該村婦聯(lián)主席葛錦婭說:“除了財政補貼,村里有些愛心人士會捐款支持老年人事業(yè),還有一些村民會把移風易俗辦喪事節(jié)省下來的錢也捐贈到村居家養(yǎng)老中心,改善老人伙食!倍嗄陙恚摯甯鹫靶值芙忝妹磕昃璩錾瓶20000元,愛心人士葛金偉每年捐贈愛心款5000元……助老敬老已成了該村文明鄉(xiāng)村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