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精神失常的婆婆26年,不離不棄呵護多病的丈夫29年,一人兼3份工掙出醫(yī)藥費、教育費和生活費,挑起全家生活重擔……
很難想象,面前這位聲音洪亮、笑容燦爛的倪阿姨,是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更難想象的是,在承受苦難的同時,她還托起了65位重癥殘疾人的人生,成為他們“一日不見,分外想念”的倪媽媽。
創(chuàng)辦殘疾人工療站
倪桂勇創(chuàng)辦殘疾人工療站的想法誕生于2007年,那時她正擔任海門街道育才社區(qū)主任,經(jīng)常到轄區(qū)居民家中走訪。
“小丁只有24歲,患有智力殘疾,生活不能自理,每天要尿褲子。爸媽離婚了,就跟著爺爺。爺爺出去討生活,只能把他一個人關在家里!薄靶≈芮闆r類似,媽媽啞巴兼精神殘疾,爸爸智力殘疾,爸媽一出去,她就把自來水放出來,衣服都搞濕了!薄貞浧甬斈昕吹降膱鼍,倪桂勇仍然印象深刻。
她同情孩子們的情況,也理解家長的無可奈何。能不能把殘疾人接到社區(qū),由社區(qū)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照顧?說干就干,倪桂勇騰出了辦公室旁邊的空房間,開啟了這段長達16年的“愛心之旅”。
剛開始一個月,倪桂勇和丈夫承擔了工療站所有的工作。他們自掏腰包為孩子們做午飯,像“帶幼兒園孩子一樣”照顧他們。2008年1月,政府部門了解到情況,育才社區(qū)殘疾人工療站正式組建,這也是殘疾人之家的前身,第一批共接收4個人。
這份愛心傳遞至今。據(jù)了解,目前殘疾人之家接收65位殘疾人,擁有6名工作人員,志愿者15個,結對幫扶單位17家。2021年至今,到此參加助殘志愿服務的志愿者超過150人。
關切殘疾人需求
“一開始特別難,孩子們生活不能自理,吃飯用手抓,上完廁所也去用手抓!蹦吖鹩率紫冉虝麄內粘I罴寄。為了照顧癲癇病人,她特地向家里當醫(yī)生的姐夫討教處理方法,自學相關書籍,成為了這方面的“專家”。
她同樣關注殘疾人的“成長”需求。她到椒江、路橋等地,到處找能夠提供手工活的工廠,帶回了穿珠子、裝502膠水蓋子、套美工刀等簡易的手工活,幫助孩子們康復鍛煉。倪桂勇也會在空余時間教他們背唐詩、數(shù)數(shù)、唱歌、跳舞等。
目前,3位孩子走出殘疾人之家,實現(xiàn)了正常就業(yè)!靶∈倎磉會尿褲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一家做電風扇的公司實現(xiàn)了就業(yè)!闭f起這件事,倪桂勇高興地笑了起來。
這位“倪媽媽”也不免操心起了孩子們的婚姻大事。今年,她剛為“家”里的一位女孩介紹了家住章安的對象,兩人目前相處得很愉快。女孩的媽媽叮囑倪桂勇一定要來參加婚禮。
正是這份對殘疾人的深情關切,讓殘疾人之家走出了海門街道,走向更廣闊的大眾視野。據(jù)介紹,殘疾人之家于2018年、2019年成為省、市殘疾人之家建設推廣示范點,2019年獲評浙江省五星級殘疾人之家。
“就像學校一樣,哪里好,家長就會往哪里送!蹦吖鹩掳l(fā)現(xiàn)慕名而來的家長越來越多。最遠的是一位三門來的孩子,他的家長在網(wǎng)上看到信息,“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馬不停蹄地將孩子送到殘疾人之家。孩子適應得很好,家長也就在洪家租了房子,搬到椒江居住。
孩子們得到成長
倪媽媽收獲信任與愛
倪桂勇不僅減輕了困難家庭的負擔,也讓她口中這群“可愛的孩子們”,真正實現(xiàn)了成長,過上幸?鞓返纳。
小丁是殘疾人之家的“元老”,16年來,他學會了日常生活技能,甚至都能和別人“吵架”了;37歲的小張在這里已經(jīng)14年了,智力殘疾的她剛來的時候連生活都無法自理,但現(xiàn)在不僅能夠熟練地干活,還擔任起了小組長協(xié)助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小阮患有嚴重的自閉癥,來到殘疾人之家一段時間后,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交到了許多好朋友,還主動跟陌生人聊天。
“說實話,真的放不下。只要有需要,我會一直做下去!16年間,倪桂勇只在左腿骨折時休息了三天。牽掛總是相互的!澳邒寢尅笔軅嵌螘r間,孩子們回家總是發(fā)脾氣,后來才知道那是他們在表達心里的擔憂。
提起倪桂勇,認識她的人都會說:她的人生很苦。但同時,她也收獲了很多愛。
一路走來辛苦嗎?“就算遇到再大的風雨,只要有顆堅強的心,一切都會過去的!蹦吖鹩驴偸沁@樣告訴女兒。在她的影響下,她的女兒和女婿也成為了殘疾人之家的愛心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