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心宴上,何榮富(身穿紅馬甲者)與老人們親切交談。
“張阿爺,李阿姆,走啊,晚上上大院一起吃愛心宴去!”
今天傍晚(7月21日),伴隨著一聲聲熱情的吆喝,溫嶺松門鎮(zhèn)松建村開始熱鬧起來,洗菜、切菜、下鍋、翻炒……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們,按照分工有條不紊地忙活著,一道道新鮮美味的菜品熱騰騰地出鍋。夕陽落下,夜幕升起,老年公寓里的愛心宴正式拉開序幕。
在溫嶺大大小小的海島和漁村里,多為孤寡老人,伴著陣陣海浪聲入睡再醒來,是他們的生活常態(tài)。但每隔一個月里總有一天,村里會出現(xiàn)一抹亮眼的紅色,為老人們帶來陣陣歡笑聲。這抹紅色就是溫嶺慈善義工松門服務隊,自2009年建隊以來他們就形成了一個“保留項目”:定期為老人們舉辦愛心宴。每到這天,隊員們便一大早開始忙碌起來,穿梭于菜市場,置辦家伙什,帶隊的正是隊長何榮富。
愛心宴菜品非常豐富,都是志愿者自行采購、烹飪。
紅燒肉、鹽水蟶子、山粉圓、炒綠豆面……一盤盤菜肴琳瑯滿目,擺了滿滿6桌。村里60位65歲以上的老人,其中還有五保戶、空巢老人、環(huán)衛(wèi)工人等,大家歡聚一堂,在歡聲笑語中品嘗美食,在其樂融融中拉拉家常,享受難忘的愛心宴。
日暮時分,留守老人張大爺和老伴早早就來到現(xiàn)場,看到整整齊齊一溜的大圓桌,握著何榮富的手感慨道:“像今天這樣的場面,還是我兒子成親那會,多少年了,我和老伴沒有這樣吃過飯了!薄澳矚g吃,我們就常來!
住在二樓的梅蘭阿婆今年82歲,是一名孤寡老人,何榮富想著她腿腳不便沒有下樓來,便上門送餐。當梅蘭阿婆看到何榮富和隊員們將一碗碗菜端給她時,不禁流淚;“看到你們就想起了自己的兒媳,兒媳在世時對我也是這般好!
“就把我們當成您的兒女兒媳吧!”何榮富暖心寬慰著老人。
志愿者走訪殘障人士
平日里,何榮富做的是集裝箱改造生意,這個看似大大咧咧、五大三粗的“糙漢”,在助老公益上卻是個心思細膩、細致入微的溫暖“大白”。
“老人吃的飯,首要保證新鮮!焙螛s富告訴記者,每次愛心宴之前,他會對對村里老人的飲食習慣、健康等方面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紤]到老人不能吃得太油膩,何榮富采購時都親力親為,專門挑選肥瘦相間的肉,在菜品的選擇上做到食材新鮮、有營養(yǎng)、易消化。這次還特意叮囑廚師葉友富加一道具有地方特色、老人們愛吃的錫餅。除了組織大型愛心宴,何榮富還考慮到一些特殊人群,為高齡的、身體不便的老人、退伍老兵等群體上門做飯。
“老人年紀大了,有的子女也不在身邊,平時都是隨便吃點,給老人們做頓飯,讓他們高興高興!焙螛s富笑著說,希望這碗大鍋菜,能為老人們提供些許安慰。
14年來,在愛心宴項目持續(xù)開展的同時,何榮富帶領隊員們延伸拓展了多項助老特色公益項目。實施“愛心助農(nóng)”項目,讓幫扶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zhuǎn)變,累計為留村老人銷售滯銷農(nóng)產(chǎn)品30萬余元;開展“情暖海島”項目,通過愛心義剪、上門幫扶等方式讓空巢老人感受到“家有兒女”的幸福;發(fā)起“編織針愛”項目,為寒冬里的老人驅(qū)走寒冷,送去溫暖……自2009年成立以來,服務隊已吸納500余位志愿者,累計開展助老公益服務2800余次,讓小漁村們的老人少一點孤單、多一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