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乘客先下后上,注意腳下安全。”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駛?cè)牍臉钦,乘客魚貫而出,站務員王波一邊溫馨提醒市民,一邊主動上前替負重的老人接過行李。
記者最近在鼓樓站采訪時看到,作為換乘樞紐,鼓樓站人流密集,但在站務員和志愿者的引導下,市民出行秩序井然。
王波告訴記者:“我們車站擁有一支名為‘禮好鼓樓’的服務隊,創(chuàng)新設(shè)置了‘手機充電站’‘行李寄存服務’‘愛心預約卡’等,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利、溫馨的乘車體驗。為了迎接亞運盛會,我們還推出雙語特色服務,讓每一個乘坐地鐵的市民游客都能感到寧波文明窗口的溫度!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寧波以迎亞運為抓手,實施城市文明大提升行動,推進“禮迎亞運、全民實踐”等九項行動,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加強常態(tài)長效保障,共育城市文明新風。
在海曙區(qū)集士港印象花都麗苑小區(qū),記者看到8號樓樓道展示著“印象紅”志愿服務團隊在扶弱幫困、防汛抗臺、文明創(chuàng)建等方面的動人故事,涌動著居民志愿者的愛心。
春華社區(qū)社工趙劍鈴說,社區(qū)打造了“春風拂朝暉,志愿共千里” “春花孕碩果,慈舉迎善紅”等特色主題樓道,將樓道主題文化與“浙風十禮”有機融合,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有禮”熏陶,使“有禮”實踐更接地氣、更具成效。
市民通過文明實踐受到感染,又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服務他人、提升自我、奉獻社會,越來越多文明有禮的寧波人成為“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的代言人。全市29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各類主題活動6200余場次,吸引59萬余人次市民群眾踴躍參與;200多萬名志愿者活躍在甬城每一個角落,“隨手志愿”成為城市文明新風尚。此外,今年以來,寧波2人獲評“中國好人”,7人入選“浙江好人”,居全省首位。
在鄞州區(qū)華泰小學西校區(qū),校園門口一步一景,步步溫馨文明,“最美上學路”成為文明寧波亮麗風景線!澳壳佰粗輩^(qū)已有41條‘最美上學路’投用!臂粗輩^(qū)綜合執(zhí)法局張鶯介紹說,“今年我們還制定推出了全國首份‘最美上學路’建設(shè)導則、養(yǎng)護導則、文明導則。文明導則圍繞文明制度建設(shè)、秩序規(guī)范、志愿服務、有禮實踐等方面,將文明的種子撒在每個孩子的心田!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城市文明的發(fā)展關(guān)鍵在于持之以恒、制度護航。今年,《寧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修改后施行,還出臺了《寧波市志愿服務嘉許激勵實施辦法(試行)》。通過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工作機制,市民文明素養(yǎng)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