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夜,萬里天清。9月26日晚,“好風明月是生涯”天一閣·月湖癸卯中秋晚會在月湖花嶼廣場舉行。
中秋晚會是天一閣·月湖景區(qū)的傳統(tǒng),已連續(xù)舉辦多年。今年,在傳承經(jīng)典,講好月湖傳統(tǒng)“月文化”故事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新鮮元素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方式,通過《賞月·一輪明月映十洲》《思念·今夜月明人盡望》《團圓·海定波寧共此時》三闋,凸顯中華文化延綿不絕的浸潤之力,打造了一場兼具文化底蘊、國潮風尚,與現(xiàn)代科技多元融合的視聽盛宴。
現(xiàn)場邀請了勞動模范、文化學者、科研人員、青年團員、社區(qū)居民等眾多代表入席觀演,共慶中秋佳節(jié)。
中秋國慶月湖啟動夜景燈光
“月湖遺愛日日新,燈火明,滄溟近,酒一樽!”一首寧波出版社總編袁志堅為本次晚會創(chuàng)作的《月湖中秋懷古》拉開本屆中秋晚會的序幕。
清風朗月中,景區(qū)舉行了夜景燈光啟動儀式。夜間亮化作為天一閣·月湖景區(qū)二期提升工程,以溫暖的燈光營造出柔和的湖岸線和淡雅的夜景氛圍。瞬間,湖畔流光溢彩,燈火璀璨。
晚會的第一篇章《賞月·一輪明月映十洲》以歷代名人為串聯(lián)。與民同樂的錢公輔、造十洲勝景的劉珵、筑水則碑的吳潛……千年以來,月湖之畔涌現(xiàn)了大量心系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員。現(xiàn)場,他們?yōu)樵潞粝碌脑娮骷哑徽b讀,并被致以敬意。
“八月十六過中秋”是寧波的獨特習俗,相傳與南宋丞相史浩有關。史浩曾在月湖竹洲建“四明洞天”并作《夜合花·洞天》,這首月湖宋詞經(jīng)昆唱演繹,水磨婉轉,清麗悠揚。
琴聲泠泠,詩意濃濃。由朗誦表演藝術家姜琴帶來的詩朗誦,則重現(xiàn)天一閣主人范欽于中秋泛舟湖上,賞月吟詠的悠然場景。
今年,恰逢寧波南宋大儒王應麟800周年誕辰。第二篇章《思念·今夜月明人盡望》伊始,童聲誦讀《三字經(jīng)》選段,紀念了這位湖畔鴻儒。
在甬留學的韓國學生代表則用中文朗誦了清代毛森所作的《詠月湖十洲·月島》,這首詩寫到了湖畔高麗使館,彰顯出月湖絲路文化的璀璨和寧波“港通天下”的包容與開放。
向行業(yè)代表送出月餅
思念在遠方,追憶在往昔。日前,天一閣·月湖景區(qū)推出了歷時2個月的“月湖今昔”主題征文活動,現(xiàn)場舉行了頒獎儀式。一等獎獲得者是徐菘霙的散文《書·香·月·湖》,其中片段被現(xiàn)場朗讀。
由寧波中華文促會主席郁偉年作詞的歌曲《月湖望月》開啟晚會第三篇章《團圓·海定波寧共此時》!笆逶铝潦鶊A,中秋望月寄冰心,坐與萬物觀虛盈。”歌詞融情于景,融典于詞,抒發(fā)浩然心境。美聲與戲腔的融合演繹,則讓觀眾感受更加多元。
本屆中秋晚會還加入了現(xiàn)場互動,向諾獎獲得者、甬籍科學家屠呦呦先生寄送月餅,與革命先輩譚啟龍的兒子譚大平先生現(xiàn)場語音通話。老先生講述了父親等老一輩革命家們的英勇事跡,勉勵青年“不忘初心,繼承和弘揚父輩們?yōu)閲、為人民的情懷,為寧波、為浙江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外,現(xiàn)場還向海外寧波幫、守邊好兒女、甬籍科學家等十個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團體送出月餅,表達中秋思念之情。
據(jù)了解,本屆晚會由寧波市委宣傳部指導,寧波市海曙區(qū)委宣傳部主辦,寧波中華文化促進會、寧波市天一閣·月湖景區(qū)管理辦公室承辦,寧波市甬劇團、寧波市朗讀聯(lián)合會與月湖詩社協(xié)辦。
附:《月湖中秋懷古》(作者:袁志堅)
東望海天,北待歸雁。
安靜的月湖,眼波里流淌思念。
思郡圖歷史,念古圣先賢;
思四方游子,念人事變遷。
三堤七橋、四時光景、十洲風物都在思念,
思念寄清風明月,思念寄似水流年。
管弦歌舞,畫舫簾幕。
美好的月湖,懷抱里盈滿愛慕。
愛萬家團聚,慕樂業(yè)安居;
愛世界清平,慕鑒朗涵虛。
眾樂亭下、晝錦堂前、偃月街頭都有愛慕,
愛慕付蒼生百姓,愛慕付千秋萬古。
枕水宅第,書香流溢。
風雅的月湖,胸襟里舒展意氣。
體經(jīng)史統(tǒng)系,悟家國忠義;
體心之精神,悟實踐真理。
書院開講、學社論道、樓閣藏書都是體悟,
體悟于經(jīng)世濟用,體悟于知行合一。
幾多遺澤勝跡,幾多木鐸警示!
除卻人情枉費詩。
憑欄處,放棹時,
雪鷗游戲遠,丹桂凋零遲。
飛空天鏡無塵泥,
碧波印月久相知。
移步換景,移場換境,
輕舟入云,曲徑經(jīng)行。
月湖遺愛日日新,
燈火明,滄溟近,酒一樽!
歌曲《月湖望月》(作詞:郁偉年)
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
湖漾碧波清,微微起潮音。
十洲三島蓬萊境,鮮衣怒馬少年行,湖水靜深洗道心。
七橋似月影,三教聚柳汀。
雙燕報春早,眾樂最怡情。
十五月亮十六圓,中秋望月寄冰心,坐與萬物觀虛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