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浙江叔叔阿姨寄的愛心圍巾,我們被暖到了!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磨房溝鎮(zhèn)中心校操場上,學校校長沈長虹把510條愛心圍巾一一分發(fā)給全校的學生,這些圍巾是浙江省溫嶺市慈善義工松門服務隊的隊員們一針一線織出來的。
其他多所學校也陸陸續(xù)續(xù)收到了這份“愛心圍巾”包裹。
10月19日,松門服務隊通過“中國郵政”專車,共寄出1450條愛心圍巾,分別寄往青海省婦聯(lián)、四川省磨房溝鎮(zhèn)中心校、石泉小學等學校,為那里的孩子送上溫暖。
3年多時間,義工隊累計編織圍巾11000多條,并陸續(xù)發(fā)往全國各地,最遠的地區(qū)距離溫嶺有2472多公里。
孩子們戴著收到的新圍巾開心極了。受訪者供圖
“圍巾媽媽”3年送出7000多條圍巾
關于愛心圍巾,不得不提60歲的趙曉斐,她是這個“編織針愛”公益活動的創(chuàng)始人。
3年前,喜愛手工編織的趙阿姨在電視上看到有愛心編織隊將圍巾送到云貴川等山區(qū),受到啟發(fā)。工作之余,她開始動手編織圍巾、帽子。3年來總共織出7064條圍巾,344頂帽子,最多的一次,她送出了800條圍巾。
由于家里堆積毛線太多,她把三樓衛(wèi)生間改成了倉庫,里面塞滿了各色毛線。她家的四樓,也能看到各色毛線堆成一堆。
以前趙阿姨都把編織好洗凈后的圍巾、帽子托人送給當?shù)赜行枰娜,后來知道松門義工隊也在幫人,于是她就把圍巾、帽子送到了松門服務隊,并且加入到這個溫暖的團隊中。
3年來,趙阿姨光買毛線的錢就花了近8萬。
今年,趙阿姨總共編織了2300條圍巾,將通過臺州市椒江區(qū)民政局、溫嶺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務中心、溫嶺市慈善義工松門服務隊三種渠道,送到云貴川鄂偏遠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孩子手中。
隊員們將圍巾打包。受訪者供圖
每周一個晚上,雷打不動的約定
在趙阿姨的影響下,義工隊的一些隊員也都跟著趙阿姨學會了編織,每周三晚上,都是他們一起相聚織圍巾的固定日。
10月25日晚,又是一個周三晚上,位于溫嶺市松門鎮(zhèn)錦園路的溫嶺市慈善義工松門服務隊活動室燈火通明,七八位義工隊員圍在一起,她們一邊嘮著家常,一邊嫻熟打著毛線,織著圍巾。
“自從趙阿姨加入義工隊以來,我們把這個編織針愛活動當成了一項品牌項目進行運作,把愛心織成大網,送給有需要的老人孩子,讓他們過一個暖冬。”溫嶺市慈善義工松門服務隊隊長何榮富說。
何隊長說,這些圍巾的去向,基本上考慮的是偏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孩子。
“我們的織圍巾已經形成了氛圍,每周三晚雷打不動,我們想讓更多人得到溫暖!焙螛s富告訴潮新聞記者。
愛心圍巾交到快遞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手中。受訪者供圖
愛心接力在持續(xù)
10月19日上午8時許,在義工隊的活動室內,9名義工忙著將一捆捆五顏六色的愛心圍巾裝進箱子里,然后用透明膠布將箱子封好,箱子的上面都貼上了郵寄學校的地址。在活動室外面,一輛中國郵政的專車已經等候在外面,車身掛著“針心針意彰真情,大愛無疆千里牽”的橫幅。
這幾年服務隊的義工一起來編織愛心圍巾,已經有7250多條分送到了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學校,加上這一次的1450條,總共是8700條。
“今年我們通過溫嶺市民族團結促進會及社會愛心組織等,聯(lián)系上了青海省婦聯(lián)、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磨房溝鎮(zhèn)中心校、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大橋鎮(zhèn)石泉小學,為一地兩校分別寄送810條、510條、130條圍巾,合計是1450條圍巾。”
為了在第一時間給山區(qū)孩子送上愛心圍巾,何隊長專程跑到了溫嶺市郵政局松石支局咨詢郵費問題,初步計算三個地方投寄需要1000多元錢。
得知何隊長寄送愛心圍巾給山區(qū)孩子,該局局長潘慶勇在向分公司領導匯報后,給予免費郵寄,所需郵費由中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溫嶺市分公司委員會的黨員集體出資,這讓何隊長很開心。
“得知義工隊寄愛心圍巾的事后,我馬上向溫嶺分公司黨委書記葉再勇反映,他說那個愛心我們可以延續(xù)下去,把這個郵費給他免了,由我們黨員捐款,我當時聽了也很高興,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何隊長!睖貛X市郵政局松石支局局長潘慶勇說。
“編織針愛”項目得到了臺州市、溫嶺市慈善總會的充分肯定。去年,臺州慈善總會撥款2.1萬元,支持服務隊把圍巾織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溫暖;今年,臺州市慈善總會又向服務隊伸來了橄欖枝,第二次撥款2萬元,繼續(xù)支持義工把愛心圍巾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