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余姚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民道德建設方面的重要論述,探索和深化“道德銀行”建設,打造“浙江有禮·‘余’你同行”區(qū)域品牌,推進日常道德評議、道德典型培樹和道德禮遇激勵,開發(fā)“道德銀行”數字化改革應用場景,弘揚“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取向。
注重道德評價量化。出臺道德積分管理辦法,將“浙風十禮”內容融入評定標準,組建個人自評、村社評議、大數據審議三級評議體系,推出道德積分“五維圖”算法,打通社保、市場監(jiān)管、稅務、公安等部門數據,經過多領域、多層次的個人信息跑批,實現對道德的全方位、智能化評議,科學精準形成公民“道德畫像”,確保道德積分更加客觀公正。
注重培樹道德典型。健全“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三級好人評選機制,細化道德評議標準,設置“愛國愛鄉(xiāng)”、“重信守諾”、“志愿服務”等10項體現忠誠大德、無私公德、崇高
品德的評分選項,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培樹活動,全市已評選各類先進典型600余名,發(fā)放“道德綠卡”2741張。
注重道德禮遇激勵。征集推廣道德禮遇項目59項,道德積分80分以上者將獲得個人專屬道德綠碼,憑道德綠碼,可在道德信貸、餐飲消費、酒店住宿、交通出行等方面享受道德禮遇服務,倡導形成“做好人有好報、講道德有回報”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舉辦好人榜單發(fā)布儀式、設立道德模范長廊等,弘揚“好人”精神,講好有禮故事,傳遞道德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