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寒冷的冬至。
位于杭州上城區(qū)閘弄口街道的天城路“新時代文明實踐一條街”上,卻遇見暖意。短短不到300米的“暖心街”,有20余家店鋪,很多店鋪門口都張貼著親切的貼紙。
“免費姜茶”“暖心熱水”“免費熱飯”“免費提供暖寶寶”……
三年了,“一條路,一家人”的承諾仍在繼續(xù)。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一杯姜茶喝下
外賣小哥整個人都暖了
一大早,糖里幾自選餐廳里的姜茶就已經熬制完成,每天的茶水都是現煮的,由餐廳的廚師長負責。茶水被裝進一個大號的茶桶里,旁邊放著一疊一次性杯子。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店內的工作人員稍有空閑,也會熱情招呼大家喝上一口,暖暖身子。
見有人不好意思,服務員會幫忙把茶水裝到杯子里,遞給對方。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95后外賣小哥小戴來正好來店里取餐,店長李國平把茶水送到小戴手上。
小戴有些驚訝,隨即露出了微笑。
他摘下口罩,輕輕喝了起來。有點燙,又小心翼翼地吹了吹熱氣,再繼續(xù)喝下幾口。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這兩天太冷了,真的蠻要命的,天天在路上跑,必須全副武裝,不然凍得受不了。”小戴說,這茶水,很暖。
匆忙喝完了一整杯后,他拿起外賣,跑了起來。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從事保潔的彭大姐,正好在旁邊的小區(qū)工作,每次路過這條街,總進來喝姜茶。
“我們做小區(qū)保潔,室內室外的工作都要做,這樣的天氣,最害怕的就是把手伸進冰冷的水桶里洗抹布,忙里偷閑來喝口茶,特別感謝。”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三年前,糖里幾自選餐廳是這條街上最早送溫暖的小店。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從一縷微光到點點星光,如今,整條街上多家小店加入進來,店長李國平也覺得蠻驕傲的。
“剛開始做的時候,就我們一家,后來你們潮新聞錢江晚報來報道,又得到了社區(qū)和街道的支持,參與的店家越來越多了!崩顕秸f,天很冷,打工人很辛苦,希望給大家送去一些溫暖。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不到300米的“暖心街”
已有20余家店鋪加入溫暖倡議
“暖心街”上,這樣的溫暖還有不少。
你可以走進便利店,讓工作人員幫忙用微波爐熱一熱飯。
便利店小伍說,上午,已經有好幾個人進店來熱飯了。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這兩天特別冷,進來熱飯的人會相對多一些。很多是周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還有一些是在附近上班的人,有人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們就會熱情邀請他們。”
熱完飯,小伍會招呼他們去聚餐區(qū)里坐著吃:“我覺得能把溫暖帶給大家,我們也會覺得溫暖!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旁邊的藥店里有不少暖寶寶,同樣是給有需要的人準備的。
潮新聞記者詹程開攝
“我們和愛心商家及時做好準備,繼續(xù)為戶外工作人員送溫暖!彼{天社區(qū)黨委副書記禹路介紹,這些年來,雖然天城路上的商鋪有過更新和變動,但是,新店鋪進來后,也都會積極響應社區(qū)的這份冬日暖心倡議,根據店的特色提供相應服務。
不到300米的“暖心街”,目前已有20余家店鋪加入溫暖倡議,為戶外工作人員提供愛心姜茶、熱飯熱菜、應急藥品等服務。
除了這條街上暖心不變,今年,社區(qū)在天成嘉苑小區(qū)內打造的“愛心驛家”也加了進來,為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提供歇腳、充電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