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龍窯“復活”!第一窯柴燒青瓷出窯
“吉時到,開窯!”經過兩天一夜的高溫燒制和4天的冷卻,今天(6日),慈溪市上林湖青瓷文化傳承園內的仿古龍窯正式開窯,3000余件柴燒青瓷制品陸續(xù)出窯。
本次開窯儀式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浙江主場系列活動之一,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觀看。
在現場,記者看到龍窯沿坡而建,呈長條形,形如臥龍。省級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傳承人孫威重重砸開窯門,一個個裝有瓷器的匣缽被工作人員從龍窯內捧出。
越窯是我國古代最早的青瓷窯口,主要產地在唐代明州慈溪縣(今慈溪市)上林湖一帶,成熟于東漢,斷燒于南宋。千年后,仿古龍窯再度燃起,精致的柴燒青瓷再度問世。據悉,這是繼今年1月份試燒成功后,當地建造的仿古龍窯正式燒制的第一窯。

活動現場。王燁江/攝
煉釉、拉坯、利坯、晾坯、素燒、上釉、二次入窯、燒窯、開窯、開匣……一個瓷器的“長成”需歷經三個多月。“我從五月中旬開始就在窯邊工作。”孫威告訴記者,“制坯始于今年三月,上個月開始給坯子上釉,5月31日正式入窯點火,燒窯持續(xù)了兩天一夜!睋榻B,燒窯時窯內的最高溫度可達1280攝氏度。
牡丹紋盤口瓶、葵口淺凹底瓷盤,吉祥紋飾的雙耳瓶……開匣缽的過程如開盲盒,各類瓷器陸續(xù)揭開面紗,引得現場圍觀群眾陣陣歡呼。青黃、灰黃、青綠、湖綠……每件瓷器雖出自同一間窯室,但釉色不盡相同,帶給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秘感。

現場開窯的瓷器。
“我們在燒窯的過程中根據溫度、風向等因素,不斷調整添柴加薪的速度,保證了瓷器的質量!睂O威說,“目前這批瓷器的成品率接近60%!
時隔千年,龍窯再度開窯,給予了青瓷產業(yè)從業(yè)者極大的信心。目前,慈溪已有17家青瓷生產企業(yè),100多位相關從業(yè)人員,青瓷產業(yè)產值超3000萬元。

活動現場。
“我們立足大保護、大傳承、大發(fā)展,承襲古法,復燒千年窯火,實現跨越千年的古今對話!贝认邢嚓P負責人表示,慈溪將以此為契機,繼續(xù)講好越窯青瓷故事,做好傳統文化的活化、轉化和品牌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