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挽袖60余次 杭州“熱血”大叔要把37℃的愛傳遞下去

汪百付近照
盡管66歲已經(jīng)超出我國獻血法規(guī)定的年齡上限,但汪百付心里一直記著:今年6月14日是第20個“世界獻血者日”。
如果要問汪百付,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是什么?他會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獻血。
從35歲到60歲,他60多次無償獻血,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累計獻血量達16000毫升,折合約為4個成年人血液總量。
汪百付為何如此執(zhí)著于獻血公益事業(yè)?日前,記者來到這位“熱血”大叔家中一探究竟。

汪百付此前獻血拍照記錄。受訪者供圖
因為一個承諾
伸出一只手臂
汪百付住在杭州市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一幢普通的居民樓里,屋里陳設簡單,但滿滿一桌子的榮譽卻十分顯眼:60多本無償獻血證、大大小小的獎杯獎牌……有的因為年代久遠已泛黃褪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本榮譽證書是上海市的“無償獻血白玉蘭獎”,獎勵的是無償獻血達50次、獻血總量達10000毫升的愛心公益人士。
這些壘起來的紅本本,見證汪百付25年堅持奉獻,見證他用熱血溫暖生命。
“大家都叫我老汪。”66歲的汪百付愛笑,說話中氣十足。說起這些年獻血的事,他一掃靦腆,滔滔不絕。
1993年,老汪還是個身強體壯的小伙子。那時,單位組織大家到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看望白血病患者。
“當時一個患病的孩子跟我講,叔叔,我想上學讀書!彪m然過去了很多年,但汪百付依然記得孩子臉上的渴望和無助,深深觸動了他的心。當下,他便對那些孩子許下承諾:“叔叔用我做人的誠信保證,每年去獻兩次血!
從病房出來,他直接到兒童醫(yī)學中心后門的采血點獻了血,一袋帶有溫度的200毫升血漿采集完成。這是汪百付捐獻的第一袋血。
自此,獻血對汪百付來說,成了“固定項目”。根據(jù)規(guī)定,兩次獻血中間間隔至少半年,于是,他每次都會提前算好時間,只要沒有特殊情況,一天都不多等,趕到獻血屋或流動采血點獻血。
獻血對身體狀況要求較高,需要各項指標保持正常,甚至需優(yōu)于一般體檢標準。多年來,汪百付的生活極為自律,早睡早起,不抽煙、不喝酒。哪怕是逢年過節(jié),他依舊保持著健康生活狀態(tài),時刻為獻血準備著。

汪百付身著獻血志愿者T恤進行義務宣傳。受訪者供圖
初心始終不改
呼吁更多人參與
2018年2月14日,隨著400毫升血液輸出,汪百付最后一次獻血結束。他開始思考:不能獻血以后,自己還能做點什么?
深感個人力量有限的汪百付,希望帶動更多人將愛心和溫暖傳遞。當年3月,汪百付退休,開始為無償獻血鼓與呼,他經(jīng)常利用業(yè)余時間做志愿者服務,宣傳獻血知識,發(fā)動群眾參與無償獻血。
一束光芒很微弱,千萬束光芒匯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更多人。汪百付無償獻血的事跡被越來越多人知道,但在他看來,一個人獻一百次血,不如一百個人獻一次血。他總是以自身為例,向朋友、鄰居、學生,甚至是路人們科普獻血知識,鼓勵他們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
在瓜瀝鎮(zhèn)各處農(nóng)貿(mào)市場、廣場公園、街道小巷中,總能看到汪百付的身影,他常常穿著那件印有“贈送生命的禮物:獻血”字樣的的志愿者T恤。
“我說多少遍,都不如人家自己看一眼效果好!蓖舭俑秾⑦@件衣服視作榮譽,每當大家詢問衣服,他就現(xiàn)身說法,用自己多年的實際情況告訴大家,獻血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一次,在人民廣場的宣傳活動上,6名大學生在他的鼓勵下,紛紛無償獻血,幾位年輕人之后還在學校論壇上發(fā)帖,用自己的親歷故事號召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
今年恰逢世界獻血者日20周年,汪百付一如既往投身于義務獻血宣傳的工作。
“我老汪大事不會做,就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彼f,自己還準備去做遺體器官捐獻登記,讓更多生命得到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