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照顧癱瘓妻子七年 且以深情共患難

“老鄧,你又帶老婆出來走路啦!”“是的,今天天氣好,多帶她走走。”望海街道江南春曉小區(qū)里,居民任師傅正在和一對慢慢散步的夫妻打招呼,被稱為老鄧的老師傅笑著回道,其妻子則是低著頭不說話。其實這樣的一幕每天要上演三遍,早中晚風雨無阻。
任師傅口中的老鄧,是今年70歲的鄧全山,不多金,長得也不帥,卻被左鄰右舍譽為“最好男人”,而他和妻子陳瑞林之間樸實無華的感情,也被贊為“最美愛情”。
愛的承諾絕不會放棄
鄧全山和陳瑞林不是海鹽人,是2022年定居海鹽望海街道的。夫妻倆自1981年結婚以來,夫妻恩愛,雖然不擅長言語表達,可對家庭、對彼此之間,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和責任。夫妻倆育有一女,已在外地成家且工作忙碌。退休后的夫妻倆本以為會這樣相伴到老,但天有不測風云。2017年12月15日的一個夜晚妻子陳瑞林突發(fā)腦溢血,病情十分兇險,恐有生命危險,鄧全山跪著哭著求醫(yī)生一定要救妻子。他在手術室外反復祈禱:“只要有一線希望,決不能放棄,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保住她的命!
經(jīng)過長達八個多小時的手術治療,妻子挽回了生命,可必須在重癥監(jiān)護室治療,短短17天花費近35萬元,才讓妻子脫離了危險?申惾鹆蛛m沒了性命之憂,卻成了一個癱瘓在床,無法自理、不能言語的人,還得在醫(yī)院繼續(xù)治療,高昂的住院治療費壓垮了鄧全山和家庭。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曾婉勸老鄧放棄,一來治療費實在太過龐大,二來老鄧自己身體也沒有那么健康。然而,鄧全山不肯放棄,他咬牙將唯一的房子抵押,又外借了20萬,在花費了近百萬后,實在沒錢的他才不得已只能帶著妻子回家。
出院后,鄧全山面對的現(xiàn)實,就是妻子只能躺著不會動,生活起居離不了人,一日三餐得喂流食,大小便隨時拉到床上。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夫妻其實也大多如此。就連妻子陳瑞林自己都嫌棄自己,一度抗拒讓鄧全山放棄自己。鄧全山卻始終記著43年前娶妻子的相伴一生諾言,總是暖心安慰她:“我絕對不可能丟下你不管的,人一輩子要有良心,你不好一天我就照顧你一天!
愛的堅守七年如一日
妻子出院后,為了讓她恢復得好一點、快一點,鄧全山只要一有空就給妻子說話,和她聊天,嘮叨每天的瑣事,說些兩人的過往,陪她渡過心理危機。鄧全山四處問醫(yī)、查資料、學理療,為妻子安排健康飲食,堅持定時喂藥;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他端屎端尿為妻子勤換洗衣物;怕妻子長褥瘡,肌肉萎縮,他每天給妻子翻身、按摩、擦洗;自制各種復健簡易工具,每日早晚兩次給妻子做康復……日復一日,悉心照顧。鄧全山說,他從沒想過放棄,這是他的妻子,他不照顧誰照顧呢?
七年來,他一個人照顧妻子,幾乎24小時全天候陪護,從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每天只能睡上四五個小時,定時醒來看看妻子情況。他知道妻子愛干凈,就從來沒有讓她邋遢過一天。他的體重,也從之前的150斤,跌到了100斤,長期的辛勞和年歲的增長,讓他自己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從前。用鄧全山親朋好友的話來說,鄧全山是用自己的命在照顧陳瑞林。
愛的奇跡一切都會好
愛能創(chuàng)造奇跡,陳瑞林在鄧全山悉心照顧下真的一點點好轉了。她的眼睛會轉了,嘴巴能動了;手臂可以抬一下了,手指能握住東西了;她能靠一會了,可以坐起來了,能站起來了;她會抬腿了,能走幾步路了;她能發(fā)出聲音了,她能用只有鄧全山聽得懂的語言跟他交流了……
陳瑞林的每一點進步,都讓鄧全山喜極而泣。只有他自己知道,為了讓妻子拿起勺子,他用了半年時間;為了讓妻子能再度走路,他每天把妻子綁在背上帶她走,用了5年時間;為了讓妻子開口發(fā)聲,他用了6年時間……而這7年,他流過的淚比妻子還多?煽粗(jīng)毫無知覺,如今卻能自己慢慢吃飯、牽著他手散步、哼唱幾句歌的妻子,鄧全山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盡管癱瘓多年,65歲的陳大姐全身上下清清爽爽,皮膚白皙,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八粋人照顧癱瘓妻子七年,還把她照顧得這么好,還讓他妻子又和常人幾乎無異,這真的是奇跡啊。”提起鄧全山,左鄰右舍沒有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贊的。
鄧全山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毅,不離不棄用心照顧癱瘓妻子七年,他堅守兌現(xiàn)婚姻的承諾,用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悉心無比的照顧演繹著“丈夫”二字的責任和內(nèi)涵,以堅實的臂膀扛起延續(xù)妻子生命的重擔,傳承了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傳遞了積極向上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