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有傳承!秀洲這位好媳婦用言行給孩子樹立榜樣
她傾心付出,無怨無悔,多年盡心盡責照顧自己的婆婆和丈夫的年邁兄長;她愛護親人,和丈夫辛勤勞作,共同撫育孩子,用愛與責任扛起了一個家。她,就是嘉興市秀洲區(qū)洪合鎮(zhèn)大橋村村民張金鳳。她孝老愛親的故事傳為美談,她是村民公認的孝順媳婦。
悉心照料婆婆
周邊村民對她豎起大拇指

走進洪合鎮(zhèn)人和新家園一期123號的三層農(nóng)村排屋,只見房前屋后被收拾得干干凈凈,新種的樹苗吐出嫩綠的新芽。今年65歲的張金鳳和丈夫歸木林都已經(jīng)退休,一起照顧著已經(jīng)86歲的哥哥歸炳榮。
在歸炳榮看來,弟媳婦張金鳳勤勞孝順,總是把家里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我比他們大21歲,就像看待兩個孩子一樣,看著他們相互扶持,一路走來的,F(xiàn)在我年紀大了,他們反過來照顧我,非常上心!睔w炳榮說。
1983年,張金鳳和同村的歸木林相識,走到了一起。“當時農(nóng)村比較艱苦,我丈夫家里兄弟姐妹四個,他年紀最小,家里生活很拮據(jù)!睆埥瘌P回憶道,由于公公去世早,婆婆年紀又大,家里的吃穿用度基本是哥哥歸炳榮張羅,長兄如父,對于張金鳳夫婦來說,哥哥就是他們的“主心骨”。
日子雖然艱苦,但在夫妻兩人努力經(jīng)營下,婚后生活也算過得去。丈夫歸木林在染色廠做機械維修工,收入相對穩(wěn)定。張金鳳則在附近工廠的食堂里上班,時間更自由一些,可以隨時照顧家里。
每天清晨,張金鳳起床后就為一大家子準備早餐,之后便會出門去集市,買好中午和晚上需要的食材。打點好一切后,又匆匆忙忙趕去上班!盎旧暇褪羌彝ヅc工廠兩點一線,雖然忙碌,但是過得很充實!睆埥瘌P說。
但是,好景不長,婆婆一次在家中做家務(wù)時不慎跌倒,摔斷了盆骨。由于年事已高,醫(yī)生建議采取保守治療,在家臥床靜養(yǎng),保持觀察。
于是,張金鳳每天起早貪黑,一邊工作,一邊照料老人,默默付出。丈夫歸木林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拔夜ぷ鞅容^忙,在家的時間不多,不能時刻照顧母親,更顧及不了家里的日常生活,都是妻子在照顧,她從來不喊辛苦,更沒有放棄!睔w木林說。
后來,經(jīng)過商量,張金鳳決定辭去工廠的工作,全職照顧老人。“這樣精力更充沛一點,對老人照顧也會更細致。”張金鳳說,她定期給婆婆洗頭、洗腳、剪指甲。由于婆婆行動不便,每次給她擦洗身體都是一項消耗體力的“大工程”。對于張金鳳來說,為了婆婆,為了這個家,這些都是小事情,也是作為小輩理所應(yīng)當承擔的事。她堅持著,從不抱怨。張金鳳家里干凈整潔,婆婆的衣服、被褥勤洗勤換,沒有任何異味。
張金鳳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讓周邊村民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用村民的話說,“張金鳳就跟自家女兒一樣,沒有任何區(qū)別!”
孝老愛親演繹真情
崇德向善的家風得到傳承
孝親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了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培養(yǎng)孩子孝心、愛心最好的教育。
張金鳳說,自己雖然讀書不多,但是對于“盡孝道,講傳承,一輩做給一輩看”的道理牢記于心。
“以前在農(nóng)村的時候,哥哥就住在我們旁邊,相互照應(yīng)。現(xiàn)在搬進了新家,我們還住在一起,就是為了方便照顧!睆埥瘌P說,由于哥哥歸炳榮膝下無子,老伴去世早,他們夫妻倆就是哥哥的依靠。平時,張金鳳負責老人的一日三餐,照顧起居。由于老人患有高血壓和高血糖,張金鳳每天都會叮囑他按時吃藥,定期還會帶他去社區(qū)醫(yī)院量血壓、測血糖。
“對待哥哥就像對待老父親一樣,所以沒有絲毫的怨言!睆埥瘌P說。

家風有傳承,長輩們的親情厚愛也傳遞到了下一輩!拔覂鹤、媳婦都很好,對他們大伯非常關(guān)心,每逢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就大包小包來探望他。有時候工作忙,來不了,也會記得打電話過來問候老人身體情況,這讓我很欣慰!睆埥瘌P說,孩子現(xiàn)在成家立業(yè)了,有了自己的子女,但是這份孝心一直在他們身上傳承,不需要過多教育。
兒媳婦來到他們家十多年,張金鳳從來沒有和兒媳婦紅過臉,張金鳳理解包容兒媳婦,兒媳婦也尊重關(guān)心婆婆,一直相處得非常和睦。“家里關(guān)系和睦,周圍的鄰居都無比羨慕我有個孝順懂事的好媳婦!睆埥瘌P自豪地說。
如今,歲月的痕跡爬滿了張金鳳的眼角。張金鳳總說,她只是一個普通人,做的都是分內(nèi)事,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就是這些“小事”,張金鳳一做就是幾十年,從照顧婆婆到侍奉兄長,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了人生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