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法國魯昂學生在慈溪沉浸式體驗“青瓷之旅”
青瓷,是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
今年6月25日,“偶然之美”施珍越窯青瓷藝術展在法國魯昂市火藝展覽館開展,引發(fā)了許多法國民眾對青瓷藝術的關注。作為“回訪”,10月29日,14名法國魯昂雷伊中學的學生應邀來到寧波慈溪,展開一場“青瓷之旅”。

他們在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聆聽青瓷“出生”地的故事,在越窯博物館驚嘆青瓷的釉色天青,在施珍手把手的指導下親身體驗青瓷拉坯制作工藝,在慈溪甌樂藝術團聆賞盤盞擊奏的樂音……全方位、沉浸式地被這一古老而傳承有序的文化包圍。
“So beautiful!”在上林湖邊的施珍越窯青瓷藝術館,看到浙江省非遺技藝傳承人施珍在圓盤素坯上作畫,法國學生們難掩欣賞之情。只見她輕點青花顏料,濃淡交替間,一幅充滿童真的嬰戲圖便躍然盤上。

古老的藝術不僅有傳承,更經(jīng)藝術工作者的手實現(xiàn)當代的創(chuàng)新。藝術館里,一件件由施珍創(chuàng)意燒制,具有當代氣息的青瓷藝術也獲得了法國學生們的青睞。他們被展品吸引,紛紛駐足欣賞,并拿出手機記錄。
在施珍的指導下,法國學生們還體驗了半個小時拉坯等青瓷手工制作過程。學生在他們的青瓷“處女作”上,刻劃下獨特的語言與符號,為中法文化交融“烙”上美好印記。
法國學生Meloir表示,這是他第一次零距離接觸中國的陶瓷藝術,感覺對中國青瓷文化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背后的傳承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老師教導下,他親手拉坯做成了一個杯盞,讓他非常有成就感,雖然“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花盆”。

還有同學說,旋轉的拉坯機就像一個地球,這邊是法國,那邊是中國,這邊是寧波,那邊是魯昂,兩地的文化緊密“牽手”,深刻“融合”。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寧波市與法國魯昂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34周年。“此次法國學生來慈溪感受越窯青瓷的文化魅力,是兩地民間藝術文化交流更深入的一次對話。”施珍說,作為傳承人,她將繼續(xù)以青瓷為媒,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據(jù)了解,此次到訪慈溪,法國學生們還參觀了匡堰鎮(zhèn)“楝樹下”出瑞山房花絲鑲嵌非遺工坊展示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