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鼓舞我一輩子,我學雷鋒一輩子”
陽春三月,春拂大地。在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3月3日,東陽市吳寧第二小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83歲高齡的謝迪安老人。他是雷鋒的小學同學、童年摯友,此次應(yīng)邀而來,不僅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特殊的“雷鋒少年故事”的主題講座,還帶領(lǐng)學子們探望了97歲的雷鋒生前老連長虞仁昌,讓雷鋒精神在跨時代的交流中熠熠生輝。
校園傳薪火:聆聽少年雷鋒的成長故事
下午三點多,吳寧第二小學的報告廳內(nèi),氣氛熱烈而莊重。伴隨著全體同學齊唱的《學習雷鋒好榜樣》那嘹亮激昂的歌聲,活動拉開了序幕。

同學們觀看了微電影《庚伢子》,初步走進了雷鋒的少年時光。隨后,少先隊員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懷著崇敬之情,為謝迪安獻上了鮮艷的紅領(lǐng)巾!拔医兄x迪安,是雷鋒的兒時伙伴、鄰居,也是小學同學。雷鋒上小學晚,比我大兩歲。他小時候的經(jīng)歷十分艱苦……”踏上講臺,謝迪安將少年雷鋒的故事娓娓道來,很快將大家?guī)Щ氐搅怂c雷鋒相處的歲月。

謝迪安分享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溫暖細節(jié):少年雷鋒曾在傾盆大雨中,毫不猶豫地背起低年級學生,小心翼翼地走過狹窄的獨木橋;6年他換過5所學校,最遠的離家20多里,他從未遲到早退,不僅完成學業(yè),家務(wù)農(nóng)活也一點沒少做;開展掃盲時,他帶頭辦夜校教農(nóng)民識字,被評為掃盲模范……這些故事,讓同學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雷鋒。
“1956年小學畢業(yè)時,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時刻!敝x迪安先生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激動回憶道,“雷鋒在畢業(yè)典禮上立下了擲地有聲的誓言——‘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我深深感受到,雷鋒‘做好人當英雄’的志向,早在少年時代就已深深埋下種子!
雷鋒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謝迪安。“他用行動詮釋著善良、勇敢與擔當,成為了我一生的榜樣。”謝迪安說,如今他也想把這種精神傳遞給更多人。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神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

互動環(huán)節(jié)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了高潮。少先隊員代表們精神飽滿地朗誦了“雷鋒經(jīng)典語錄”。孩子們?yōu)橹x爺爺送上了親手制作的禮物——用剪紙、彩畫、針織等各種方式制作而成的雷鋒肖像,謝迪安則回贈了親筆撰寫的《英雄曲》一書,以及一個24G的U盤,由《英雄曲》改編攝制的24集電影短劇《庚伢子》的數(shù)字資源。“第一次來到東陽,就感受到了校園里濃厚的學雷鋒氛圍,希望這些資料能帶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雷鋒!敝x迪安說。

活動還舉行了聘請儀式,吳寧第二小學校長樓美剛為謝迪安頒發(fā)了聘書,聘請他為思政教育輔導員。“雷鋒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了輝煌。我們學習他,就是要發(fā)揚‘釘子’精神,把崇高的理想追求融入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事事用心,件件做好!睒敲绖偙硎,近年來學校通過雷鋒文化進校園、紅色研學、紅領(lǐng)巾樓道長等活動,將雷鋒精神融入德育體系。此次謝迪安老人的到訪,進一步激發(fā)了師生傳承紅色基因的熱情。
探望老連長:兩位“雷鋒故人”跨時空聚首
距離吳寧第二小學不過500米,就是虞仁昌的家。講座結(jié)束后,謝迪安帶領(lǐng)吳寧二校的學子們,滿懷敬意地前往虞仁昌家中探望。
輕輕叩開房門,看到精神矍鑠的虞仁昌,大家眼中難掩激動。謝迪安快步上前,與虞仁昌緊緊握手,兩位老人目光交匯,歲月沉淀的情誼盡在其中。學子們也紛紛禮貌問候,井然有序地走進屋內(nèi)。

謝迪安,是雷鋒的小學同學、童年摯友,與雷鋒有著六年的同窗情誼;虞仁昌,曾是雷鋒的戰(zhàn)友、連長,是雷鋒成長路上的重要見證人,也是在雷鋒生命的最后時刻,將他緊緊抱在懷里的人。帶著這些珍貴的經(jīng)歷和對雷鋒精神的深刻感悟,兩位老人終于坐在一起,往昔的回憶也在這一刻緩緩展開。

《雷鋒日記》里常提到虞仁昌!敖裉爝B長找我談話,句句打動了我的心。他說:‘火車頭的力量很大,如果脫離了車廂,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一個人做工作,如果脫離了群眾,就會一事無成……’”這段話中的連長正是虞仁昌。1961年3月,連里給新兵發(fā)槍,雷鋒在日記中興奮寫道:“今天,連長發(fā)給我一支新槍。我真像得到了寶貝一樣,樂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這支槍是我的,是革命給我的!要想從我這里奪去,我寧愿戰(zhàn)斗而死!對黨和人民要無限忠誠……”多年過去,虞仁昌仍常想起這篇日記。

“雷鋒在部隊總搶著干最苦的活,他日記里寫‘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他踐行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虞仁昌說,“我當了雷鋒兩年連長,但他卻教育了我一輩子,他是我一生的榜樣。”
謝迪安輕輕點頭,將《英雄曲——少年雷鋒的腳步》遞給虞老連長,介紹完書中內(nèi)容后補充道:“雷鋒精神不僅僅是一段珍貴的歷史記憶,更是指引當代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明燈,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會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煥發(fā)出更耀眼的光芒。”謝迪安環(huán)視著在場學子,目光滿含期待:“你們是祖國未來,希望接過傳承雷鋒精神的接力棒,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光芒更盛,成長為對社會、國家有用之人!睂W子們眼神堅定,熠熠生輝。

多年來,謝迪安和虞仁昌兩位老人一直致力于雷鋒精神的宣講。在虞仁昌老連長的家中,陳列著他幾十年來精心收集的200多張雷鋒生前的照片、無數(shù)封讀者來信,還有一尊莊嚴肅穆的雷鋒銅像。這些珍貴的物品,見證了雷鋒精神的深遠影響。而謝迪安,作為一位有著堅定信仰的老共產(chǎn)黨員,從湖南望城、邵陽、長沙,到遼寧撫順,再到浙江東陽,他為許多地方的許多人帶去了雷鋒的故事。他的“追鋒路”,串聯(lián)起了雷鋒精神跨越時空的脈絡(luò)。

謝迪安與雷鋒合影

虞仁昌家中的照片
“雷鋒鼓舞我一輩子,我學雷鋒一輩子!敝x迪安先生堅定的話語,正是他和虞仁昌老連長一生踐行雷鋒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激勵著更多人將雷鋒精神傳承下去。